长城网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娱乐频道 >> 滚动新闻

荧屏传播诗文,“大写意”更好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2017-07-06 07:3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胡中行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之后,各地纷纷效仿。我认为东方卫视的同类节目《诗书中华》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这档节目能够在《中国诗词大会》 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别开生面地继续前行,在如何使电视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

一般地说,任何一件事情成功之后,必然是效仿者蜂起,但再度成功者则寥寥。我在《文化杂咏一百首》中,专门写了这个现象,诗曰:“一部还珠人气豪,再三而竭也萧条。请君看取红楼梦,多少英雄竞续貂。”下面的解释说道:“影视续集成风,而几无成功者。如《还珠格格》一部成名,再而衰,三而竭。更有新《还珠》出,则不忍卒观矣。考《红楼》一书闻世后,续梦者众。当今犹有新续迭出,无一非名家之作,然竟无一可读者。此足以为训也。”电视节目与此同理。《诗书中华》能够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继续保持可观的人气,是很不容易的。究其原因,我认为《诗书中华》在学习继承《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经验的同时,力图出新,力争有别而不亦步亦趋,这是关键。比如,把“诗词”拓展为“诗书”,把单人对抗改为家庭组合,这些都是新的内容、新的亮点,体现的是编导者的良苦用心。

我曾经在多个场合讲过《中国诗词大会》的“得失”,把其中的“得”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顺应了当今恢复传统的需要,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其二,选择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入口,因为诗词是百姓最易记诵的文学样式;其三,引领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因为电视传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四,凸显了高端文化节目的亮点,因为节目做到了主持、嘉宾、选手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这些,同样也是《诗书中华》之“得”。两台节目面对的最大争议,是对几位嘉宾的选择。

魏明伦先生撰文指出:“近日我看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董卿主持得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评委并不专业,不是古典诗词驾轻就熟的行家诗人。”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央视所选的四位评委是基本称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非其莫属。因为这类节目的嘉宾,必须符合三方面条件:媒体经历、专业学问、临场口才。其中最后一点是最难得的,因此选择面其实并不宽广。至于“评委当场写诗,竟荒腔走板,传为笑柄”,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诗书中华》的嘉宾选择同样如此,也是基本称职的。当然,如果嘉宾能够事前把“课”备得更好些,少一点“硬伤”,效果会更佳。

《中国诗词大会》在前,《诗书中华》在后,相映成趣,共造诗书文化承续的辉煌,是难得的荧屏佳话。但更要思考的是,如何使电视传播传统文化之路走得更远?我认为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也就是三个矛盾。

第一个是“娱乐与文化”,这就如同历史剧中的“文”与“史”一样,永远是一对“欢喜冤家”。“史”离不开“文”,否则普通人为何那么要看?但“文”又不能跑得太离谱,置基本的“史”于不顾。这对矛盾无法彻底解决,但必须把两者“调解”到最佳状态,让它们“和睦相处”。同理,文化类的电视节目也必须处理好这对无法彻底解决的矛盾。我认为,这类节目本质应该是文化的,而手段则是娱乐的,关键是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我在讲《中国诗词大会》之“失”时,认为这档节目“错一道即淘汰”的规则是不合理的,从两位选手陈更与武亦姝的比拼看,陈更输得有点冤,这就是过于强调节目的娱乐性、刺激性造成的。

第二个是“现代与传统”,这里也有个把握分寸的问题。我们说恢复传统,绝不是说要回到古代去。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做起来往往会出现偏差。比如现在有些少儿读经班,让小朋友们穿着古服席地而坐,摇头晃脑拿腔拿调,似乎非要这样才能读好“三字经”。再有那些提倡“汉服”者,聚在一起就像是在演戏,也是把继承传统的良好愿望流于表面了。从这点上说,《诗书中华》的“曲水流觞”就做得很好。这个创意本身就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但节目只是取其大意而为之,一不要求选手着“汉服”,二不要求细节上的仿古,“弄得像真的一样”。这种“大写意”的做法,摆脱了滑稽和做作,反而使传统精神更加彰显。

第三个是“普及与提高”,电视节目是面向大众的,所以普及是它的第一要务。但是,古典诗文又是属于高雅文化的,这就构成了又一对矛盾。我认为,在普及中求提高,这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好办法。普及的大忌是媚众媚俗,现在的有些节目就是如此。比如滑稽演员的本分就是唱好滑稽,硬让他正襟危坐大谈自己都不大懂的文化知识,这种事情的本身不是很滑稽吗?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诗词大会》和《诗书中华》都做得不错,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为什么大家能够在这两档节目前坐得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竞赛的题目出得好,注意到了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大家有点看得懂,所以想看;又有点看不懂,所以也想看。作为一名教师,我的经验是,三七或者二八开是一堂讲座的“黄金分割”。也就是说,讲座内容的七成或者八成是听众知道的,三成或者两成是听众不知道的。因为全部知道,听众会说:“我来干什么!”全部不知道,听众也会说:“我来干什么!”

电视担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是一件大好事。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这类节目,关心它的健康成长,使它的传播文化之路走得更远。

关键词:诗书,诗词,大写意,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荧屏,诗文,汉服,传播文化,史

责任编辑:逆时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