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娱乐频道 >> 滚动新闻

阿里影业转做电影行业煤水电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2017-06-20 07:28: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俞永福(右三)、叶宁(右一)、王长田(右二)等出席论坛。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赋能下一个十年: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开幕论坛上,阿里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影业未来要做阿里影业新基础设施公司,不与上游内容制作方竞争,而是专注于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电影行业提供服务,做电影行业的“煤水电”。在俞永福看来,2016年是中国电影由热到理(理性)的一个关键时期,票房的下降与内容质量的下降有关,电影从业者都应该冷静下来理性思考:自己擅长的是什么?怎么把自己擅长的做好?对阿里影业而言,俞永福给出的答案是用实业心态来做电影,从阿里巴巴最擅长的科技和平台入手,对于内容做得好的公司给予大力的支持,在电影的非票房商业化上下功夫,例如电子票务、IP的授权、衍生等。

分析 电影产业进入由热转理的关键期

中国电影专资办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历了2015年的狂飙猛进之后,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低潮期——整体表现乏力,国产影片一蹶不振。一路走低的势头在2017年的春节档稍有好转,紧接着颓势继续蔓延至今。国产电影内容质量的下降被认为是造成票房长时间、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俞永福也认可这样的分析,他表示:“这几年大家都关注到,电影的内容质量出现了下降,我要反过来问,这些电影现在都用了多长的时间来制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情况是,一个演员在一年之内竟然有4部电影上映,那这个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从某种角度我特别尊重国际,包括国内部分台前幕后的从业者,他们可以为一部电影增肥几十斤、减肥几十斤,可以用两年的时间做一件事,这样努力做出好的内容来是有道理的。”俞永福说,2016年是中国电影产业从数量转向质量的关键时期,从数量发展拉动产业的方式已经碰到的天花板,不管是内容的数量,还是场所(影院)的数量。但他认为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坏事,大家可以冷静一下,思考怎样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换。

具体到带着互联网基因的阿里影业,未能跳出中国电影行业正在经历的低潮期。2015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里影业公布17部电影片单,但目前已经完成拍摄并上映的只有去年贺岁档的《摆渡人》,其他很多片单都停留在PPT阶段,没有了后续的消息。俞永福坦然承认:“的确有一部分成了项目、一部分成了PPT,这就是事实。今年阿里影业没有搞阿里影业之夜,就是因为我认为没必要。业务是做出来的,没必要是先说后做。如果你是一家创业公司,要通过这种方式‘忽悠’资源可以理解,但阿里影业不需要用这种方法。核心问题是做出来的,以后我们还是强调做了再说,不是说了再做。”至于阿里影业主投主控上映的第一部电影《摆渡人》,最终收获了4.8亿的票房成绩,口碑却相当不乐观。俞永福认为,作为一个电影行业的新人,《摆渡人》的成绩不差,但因为带了“阿里”两个字,所有人对这部电影的期望值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去掉阿里,说这是一个新的电影公司做的第一部电影,这个票房绝对属于要开香槟庆祝的那种。”这也促使俞永福思考,阿里影业在这个中国电影行业由热转理的关键时期应该如何应对?

转向 阿里影业减少内容制作但不退出

当年“BAT”挟互联网巨量的用户纷纷成立电影公司的时候,传统电影工业里的大佬纷纷担忧未来只能成为给“BAT”打工的人。俞永福则在“赋能下一个十年: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论坛上宣布,“阿里影业的新战略将定位为基础设施公司,对上游内容制作公司来说,我们不是竞争者,而是服务者”。论坛结束后,网上就有分析指出这意味着阿里影业退出了电影的内容制作。俞永福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说不与上游内容制作方竞争,不代表我不做内容,而是我不会把内容的量做得很大。我会做少量的内容,不会把扩量作为内容制作的目标。如果你要做到行业产量最高、收入最大的内容制作者,那就会竞争,我们不是。”俞永福指出,未来阿里影业从事内容制作的核心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锻炼队伍;第二个实际上是通过内容制作理解内容产业的规律、问题,再分析内容产业化有什么样的机会。“比如说在做内容过程中,我们发现,电影内容制作这个链条的金融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电影内容产业比全国中小企业更难贷款。为什么?电影内容产业没任何可抵押的东西啊。像这种问题,我们会反过来想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有就是机会。”

既然阿里影业未来只会制作少量的内容,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俞永福透露,剧影联动和IP综合开发一定会是阿里影业未来在内容制作上的核心策略。“市场上有太多的单体公司,做文学的、音乐的、电影的、网剧的、游戏的……对一个IP来说,这种分段做的好处是每个公司都尽量把自己那段做到最好,但也因为每个公司只能开发一段,通常把这一段的商业化开发到极致。有时候,这对IP是一种伤害。如果要让IP的周期变得更长,有时候该少挣钱就少挣钱,商业化该克制要克制。”俞永福说,这是阿里影业将剧影联动和IP综合开发作为内容制作核心策略的考量原因之一。

北京晨报上海特派记者 杨莲洁

(下转B03版)

关键词:阿里,影业,电影行业,电影产业,电影内容,电影公司,电影上映,水电,bat,中国电影

责任编辑:逆时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