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动画新作《新神榜:杨戬》于8月19日空降院线,截至目前票房突破3亿,无疑成为近期热度最高的电影。
也许在故事层面有所欠缺,但不妨碍电影用天马行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征服观众,也将国产动画电影技术的天花板再度推高。
仙风缥缈的三大仙岛,目眩神迷的原神觉醒,翩若惊鸿的飞天一舞,太极图中的恣意水墨……这些目不暇接的仙界奇景背后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影子?
不只是《新神榜:杨戬》,还有很多国漫也早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刻进DNA。
诗词歌赋篇
以古喻今,借诗言志,国漫中这些藏得很深的诗词典故,你看出来了吗?
《新神榜:杨戬》中,申公豹的性格参考了竹林七贤中的“酒仙”刘伶,做派颇有魏晋名士之风,也把刘伶的《酒德颂》挂在嘴边:
“天地一朝,万朝须臾”(原文: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
还用曹丕的《善哉行·其一》表达心境: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除此之外,仙乐坊内部设计参考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曹植的《洛神赋》也被运用得出神入化,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舞相结合,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艳惊四座。
“指潜澜而为期,常盘桓而不能去”
追光的另一部作品《白蛇:缘起》同样将诸多诗词典故融入其中。男主角许宣虽是一介凡人,却颇有仙风侠义,追求庄子《逍遥游》中的境界。
那首贯穿始终,感动了许多人的《何须问》更是暗藏玄机:
第一句来自唐代诗人贺兰进明的《行路难五首》: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
副歌那句“何须问,浮生情,原知浮生是梦中”则出自白居易与鸟巢禅师的禅诗对答: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大鱼海棠》的故事则以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为灵感。
开头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结尾则是:“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上古神兽篇
作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山海经》中记载了百余种异兽,很多国产动画中的神兽灵感都取材于此。近期上映的动画《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更是直接以“山海经”为名,将白泽、九尾、刑天、赢鱼、毕方等上古异兽一网打尽。
《风语咒》则是一上来,就引用了神话传说中“上古四大凶兽”的概念: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另一凶兽罗刹的设计也十分讲究,毛发微卷,獠牙尖利,极具东方特色。
到了《大圣归来》里,最大反派变成了“混沌”,外形设计也十分靠近书中描述:“肥圆,没有五官,长着六条腿。”
《新神榜:杨戬》中同样少不了《山海经》的影子:并排吵架的另类比翼鸟、加气站的四臂刑天、天牢撞钟的警卫蒲牢、天牢的开明兽等,都出自《山海经》。
《白蛇2:青蛇劫起》更是将上古神兽“卷”出了新高度,修罗城的“风火水气”四劫对应四大异兽,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火劫——毕方鸟
风劫是人面鸟身的风神飞廉;火劫是毕方鸟;水劫和气劫则分别是《山海经》中的玄龟和鳛鳛鱼。
《姜子牙》里,来自《封神演义》的“四不相”成为最大亮点,将原著中的描述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成为全片的萌点担当。
对比之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说是画风清奇,“打起了文物的主意”。让三星堆文物金面具和太阳鸟化身“结界兽”二人组,笑果十足。
水墨丹青篇
“将水墨入动画”的传统要追溯到1960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60多年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早已深入到国漫创作的DNA中,并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碰撞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东方美学视觉盛宴。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两对师徒误入《山河社稷图》,竟在山水画里“指点江山”,玩起了弹球游戏,想象力爆棚。
《新神榜:哪吒重生》则选择用一段水墨画片段致敬79年版《哪吒闹海》,风格挥洒自如,极具诗意。
到了《杨戬》,创作团队继续将水墨国风发扬光大,“太极图大战”将三维动画技术与二维水墨风格相结合,既复古又现代。
《白蛇2:青蛇劫起》则在水墨的基础上加入水彩,呈现小青与法海在黑风洞中的对决,令人耳目一新。
田晓鹏的新作《深海》更是将创新进行到底,从0到1地研发出了“粒子水墨”技术,让中国水墨真正“三维化”。既有中国风的灵动飘逸,也有三维动画的写实生动,仅凭几分钟的特辑就赚足了粉丝期待。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还有太多,从故事到人物,从场景到美术,可谓俯拾皆是。
《新神榜:杨戬》导演赵霁在采访中说:“我们希望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更现代更有趣的方式去呈现。”
的确,传统文化瑰宝与先进动画技术的相互碰撞,让传统焕发出了全新生机,也为国产动画增添了独一无二的色彩。
期待《深海》《大雨》《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新作,国漫中的最美中国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