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戛纳却无缘国内大银幕,延期、撤档,最终转投线上;缺投资导演就自己贷款,没钱找演员就亲戚朋友一起上。
它的拍摄和上映之路都可谓历经坎坷。
从去年开始我就翘首以盼,满心期待这部电影,疫情结束本以为能在影院看到,结果又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网络上映。
无论如何,总算看到了它。
水画江南、人情冷暖、诗意灵秀,它完完全全地打动了我。
这么好的电影,这么深入人心、让人感动的艺术作品,值得被看到、被赞美。
《春江水暖》
导演:顾晓刚
主演:杜红军 / 钱有法 / 汪凤娟 / 章仁良
豆瓣 :7.4 | IMDb :7.1
杭州郊区,富阳,有一户人家,三代同堂。
爆竹声声,顾家祖母过大寿,本想借此给家里冲喜,没想老太太一个激动中风昏厥进了医院。
伴随着顾老太老年痴呆的加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四个儿子轮流照顾,而他们各自的家庭也面临着亲情与现实的考验。
顾老大,开了一家饭馆,因为错误的投资至今生活非常拮据,有一个女儿,取名顾喜。
他们希望女儿能嫁个所谓的「好人家」,不用跟着吃苦,还能帮帮家里。
顾老二与妻子阿英打渔为生,常年生活在富春江的渔船上,渔船就是他们的家。
如今,老房子拆迁了,赔的钱必须买一套「鸽子笼」,因为没有岸上的房子,儿子会被亲家嫌弃。
顾老三,江湖习气浓重,吃喝嫖赌样样在行,欠债百万,妻子离家,留下一个有唐氏综合症的儿子。
为赚钱,他只好悄悄开地下赌场和出老千。
顾老四,智力有残缺,打了37年的光棍,也是顾老太最放心不下的,老年痴呆都记得要把祖屋留给小儿子。
这场大病使得原本紧张的家庭关系一触即发,一切零碎的矛盾由小变大,即将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
长卷式的东方美学
一如尽显富春江美景的《富春山居图》,导演的野心也在于用长卷式的影像笔法临摹出这一幅水乡人情秀丽图。
要体现这种江南风情与美感,在镜头上要做到的就是「动」。
如何「动」?
以江为点,视野随之游离开去。
多场别具巧思的场面调度中,连带让你醉心在富春江两岸四季交替的美景中。
夏雨突至,镜头与水面齐平向前而动,河岸绿意森森,雨声哗哗,一扫夏日的躁热。
秋冬夜色苍凉,湖中孤船,只有一点灯光,并有群鸟飞过,远处镜头悄然移动中一种独钓寒江雪的古意韵味直接跃然银幕之上。
除去营造美感,它更在于以「动」塑造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细腻纠葛。
江南的吴侬软语配合着镜头缓缓拉开一场宴会,欢庆的音乐、红色烛火随风摇曳、亲友祝福场面,青年被动相亲的场面都被极尽挥洒在画面之中。
这不就是寻常家宴时候的热闹景象吗?
连续运动的长镜头把市井人家复杂的家庭关系、风俗礼仪、人情往来、家庭矛盾诉说清楚。
不自觉就让人想到杨德昌《一一》里大家族齐聚欢庆的开场、侯孝贤《海上花》之中精致有序的场面调度,还有《教父》婚礼中庞大的群像戏。
更令人叫好的是,这「动」总能悄然间透过缓慢的画面讲述一种孤独感。
景随车动,旧楼之中雾气层层弥漫,打伞的人与破败的老招牌,与之形成色彩反差的是拉在中间鲜红的标语「城市有机更新」。
由此,你会发现这些房子是即将被拆去的,而在更新换代之中,那些老去的正在成为历史被尘封被遗忘。
到这里,镜头带着画面就将其中一个主题引了出来。
拆迁。
城市变迁中的乡愁
拆什么?
拆老房子、拆记忆、拆掉那些个你曾经生活过的、让你无论出走多久回来仿佛不曾离开过的根。
数十年的书信、老照片、箱子,这些充满回忆的东西在烛火中若隐若现,但最终都要被埋藏在泥土中。
为什么拆?
自2022年亚运会定在杭州后,房价突飞猛进,同时好几条地铁在规划和修建,造房子也好修路也罢,处都是圈起来施工的工地。
整座城市都陷入一种快节奏钢筋水泥的桎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自己「新一线城市」的身份。
这时出现了两类人。
一类人如顾大一家,凭着早先买下的三套房拆迁的赔款,此后一生无忧。
与之相对的是菜摊老板,起早贪黑碌碌一生都存不到一套首付的钱。
等你存到20万,才发现,原来,挣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另一类人如顾老二,常年漂泊富春江上,老房一拆也拆掉了他的归属感。
后景为高楼大厦,画面中心老房轰然倒塌,三十年的痕迹瞬间消散。
赔偿的拆迁款要为儿子购置婚房,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精致的商品房就像是一个囚笼,把人变成鸽子圈禁。
新旧对比中,城市化进展中乡村的消亡、土地的变迁、情感的迁移、新文明的建立等各种矛盾与变革就在这些个看似平淡却又寓意深远的景象中被诉说完成。
中国式的情感流动
除了拆迁,你会发现它探讨的内容还有很多,养老、婚姻、死亡…
所有这些主题被囊括在这里又丝毫不让人觉得繁杂,它从每一缕情感入手,把万种愁绪暗涵在丝丝入扣的多种细微处。
这些情让你看到自己、看到身边人、看到真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它说爱情。
老一辈的爱情,不过是生日那天在街边路摊送一条红格围巾,或是夏夜里听着蝉鸣憨笑着叫声「老婆大人」。
它还说亲情里的温情矛盾与一地鸡毛。
「亲人就是我为了你活,你为了我活,真是吃力。」
中国式的亲情被一语道尽。
一如顾母中风,三个儿子互相推诿,最后竟然是混混模样的老三把她从廉价的养老院接回家。
这片富春江景之下,更藏住了无数小家庭的灰暗角落。
在历史长河面前,一个顾家显得渺小不已,可当无数个顾家组合在一起,则成了一个时代。
富春江的美、世间情感的魂、命运无常的纠葛,都被这流动的画卷式影像缓缓道出,就像导演说的那样:
「上写各家滋味,下写沧海桑田。」
关于这部电影,能说的还有很多,它不止是一曲江南小调,更是一篇家庭史诗,所有悲欢离别尽在其中。
好比那杯桂花茶,闻起来很香,入口却苦。
可这就是生活,时而甘甜,时而酸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