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 电视

从剧集《新生》看国剧精品化的新路径、新空间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5-24 09:18:55
分享:

  5月21日,由优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广播影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新生》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优酷白夜剧场的信息差犯罪剧《新生》为案例展开探讨,与会专家学者复盘了该剧在类型化、现实性、艺术性等方面的成功之道,并就如何进一步拓展国剧精品化的新路径和新空间,进行了交流。

《新生》剧照 主办方供图

  信息差犯罪剧《新生》由申奥执导,井柏然、周依然领衔主演,自5月6日起在优酷全网独播,该剧也是优酷悬疑剧场升级为白夜剧场后上线的首批剧集。《新生》以主人公“费可”之死开场,由追思会上五位“骗局受害者”的诉说拼图式铺开“费可”的一生,讲述一个关乎人性的罗生门故事,利用多时空交叉叙事,展现出不同个体对于人生抉择、生活境遇和人性欲望的思考,引发热议和好评。

  从2019年的首部电影《受益人》聚焦婚姻骗局,到反映缅北电诈的电影《孤注一掷》,再到刷新了国剧悬疑赛道玩法的《新生》,申奥导演从一个个骗局入手,对人性深处展开了探索与描绘。在研讨会上,申奥谈到此次首闯剧集赛道的心得,说道:“我们拍摄的是信息差犯罪剧,其实是用信息差拍摄、播放的方式跟观众做了一场游戏。当观众前6集在弹幕里吐槽编剧和导演的时候,第7集的答案会让前6集的误会解除掉,也有7、8、9集阐释主角人生阅历的部分,到最后的第10集。”当然,对于该剧结局引发的争议,申奥也没有回避,他直言网友的批评让他有了反思和进步的空间,“ 未来会在剧集里继续创新,继续尝试,继续跟观众互动起来,也会在剧集创造中坚持这种套层叙事的风格。”

  伴山文化创始人、《新生》制片人郑林谈到了该剧的创作初衷,作为伴山文化成立之后的第一个项目,“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悬疑故事探讨更深层次的社会和人性问题,我们认为精品化不仅仅在于提高制作质量,更在于在内容上的深入挖掘,创作出能够与观众共鸣、引发社会讨论的作品。”他还表示,随着《新生》等一批作品的出现,让市场看到了短精剧集的价值,“伴山文化与申奥导演目前还有两部短精剧集在开发中。”

  “《新生》是平台与伴山文化合作的定制剧,虽然只有10集的体量,但是我们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优酷闪烁工作室总经理、剧集《新生》的监制权香兰也分享了《新生》的创作经验,从资金保障、演员选择、创作数据支持等方面,优酷都给予主创团队很大的帮助,她还提到该剧获得了奈飞的同步跟播,“《新生》作为优酷白夜剧场升级后的首批作品,为拓展国际精品化新路径与新空间提供了思路,我们希望更多的创作型人才参与到白夜剧场的创作当中,探索更深刻的社会话题,挖掘更多的人文关照题材。”

  研讨会上,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影视独舌》主编、影评人李星文,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等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尹鸿表示,《新生》在制作水平上达到了电影的要求,同时实现了类型化的突破,用强假定性的作品去传递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他认为,平台积极推进短精剧集的创新,开拓题材和艺术的边界,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正向的激励。

  周结认为《新生》是一部在戏剧的张力和层层嵌套的叙事结构中层层打开、层层递进的一部网剧。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期望,“特别期待优酷的白夜剧场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更新的好的作品,也让我们在刷短视频、微短剧之外也能沉浸到一个故事里面去理解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性。”

  李星文则从《新生》的火爆中看到了国产剧的进化方向,“国产剧还是需要这种布局精巧、叙事复杂的推理作品。同时精品化的短剧集既保留了视听语言的优势,也让故事可以完整尽兴的表达,可以说国产剧集应对短视频时代观众审美趣的变化找到了解药。”

  吕帆看到了《新生》在悬疑设置上做出的变化,“以前的悬疑剧,主要的叙事方法是掩盖核心信息,它会误导你,大家不停猜。这次《新生》用细节实现所谓的信息差,这是很微妙的,而且这件事情很有价值。”他还对未来申奥导演的剧集创作提出了建议,“剧集要传播价值,可以再往更深一层、事件的底子去挖掘,这对年轻观众可能更有说服力。”

  从5月6日在优酷开播,到次日在奈飞上线,《新生》创下了多个国产剧集的先河。优酷副总裁谢颖表示:“《新生》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并实现了商业模型的良性运转,为未来精品剧集的商业化打下了非常好的样板。”

  从《新生》的成功可以看出,短精剧集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可以兼得。“白夜剧场的开启,未来短剧集的春天来了,新生代的编剧春天来了,老戏骨的春天来了。”谢颖说道。

关键词:电视,国剧精品化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