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 文娱看点

“五一”假期北京舞台百花齐放

来源: 北京晚报  
2023-05-04 10:50:29
分享:

  “五一”假期,北京的舞台真可谓百花齐放: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时隔一年重启,口碑话剧《惊梦》再度登台,歌剧《青春之歌》、音乐剧《觉醒年代》、话剧《海鸥》等新戏首演,艺术普及来到市民门前……繁忙的日程排期、丰富的演出类型、人流如织的地标剧场,成为节日的美丽风景。

  据悉,“五一”期间,全市147个演出场所共举办293台、1170场高品质演出。一次次大幕起落间,一声声鼓掌喝彩里,“大戏看北京”的名片越发闪亮。

  ■好戏登台

  名家大作齐聚北京

  舞台上,张艺执棒的中央芭蕾舞团室内乐团铺垫出丰富的音响,吕思清、黄蒙拉、王小毛、黎雨荷4位小提琴家与中提琴家苏贞、大提琴家秦立巍分立左右,各自高光不断,《庆丰收》《新疆之春》《牧歌》《玛依拉》《欢庆歌舞》5首中国作品联奏节拍热烈,优美喜悦的旋律涌动叠加,把夜晚的气氛推向节庆的高潮——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弓弦盛宴”。从傍晚到深夜,从巴洛克经典到家喻户晓的《梁祝》,5月1日和2日,多位提琴名家带着精心编排的十几首作品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两晚登台,拉开了2023年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大幕。

  “我和观众们都非常期待接下来的精彩演出。”五月音乐节艺术总监吕思清说。他预告了今年音乐节的阵容安排,上海四重奏、鲁道夫·布赫宾德等闻名世界的中外音乐家都将在这个5月接连来到国家大剧院,作为演艺之都的北京,向来是艺术大师的钟情之地。

  “陈佩斯老师的演技真的太棒了!”观众小鱼(化名)感叹道。5月1日晚,走出天桥艺术中心后,她仍然沉浸在话剧《惊梦》的余韵中,想要在朋友圈分享感受,但一段话写写删删,总是找不到最合适的形容。自2021年首演以来,《惊梦》正在锤炼为新的经典,它的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昆曲班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左支右绌,啼笑皆非。为了这部戏,小鱼专门从天津赶到北京。“五一”假期处处人潮汹涌,“但能看到艺术家们这么精彩的表演,辛苦点儿也值了!”

  ■新作首演

  中外经典题材交相辉映

  在搬演经典作品的同时,北京的舞台始终在孕育着“新”的灵感。

  “让青春之歌在天宇上飘!”历经亲友牺牲与苦难的林道静彻底觉醒,投身革命。大幕落下,歌声余韵不绝。4月27日至5月1日,历经多年打磨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终于成功首演。作曲家张千一、编剧赵大鸣、导演王晓鹰等一线艺术家组成的主创团队携手宋元明、赵丽丽领衔的歌唱家,歌剧化再现了这部影响几代国人的经典作品。

  “无论历史和社会怎样发展,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崇尚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张千一说。他用难度极高的手法,让全剧音乐始终保持着昂扬鲜活的状态,展现上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燃烧着信仰与热血的青春,戏中人的家国精神与当代观众深深共鸣。

  红色观演热潮同样“席卷”了世纪剧院,4月28日至5月7日,改编自43集同名电视剧的音乐剧《觉醒年代》在这里迎来首轮演出。两个半小时,33首原创音乐,刘思维、于晓璘、王培杰等青年演员再现了百年前风起云涌的时代画卷。曾在电视剧中把陈独秀诠释得深入人心的于和伟,被同行们投入的表演感动、鼓舞:“音乐剧和电视剧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就是在那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有一群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牺牲,勇往直前,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最高的敬意。”

  在以当代审美、时代追求再现红色题材作品的同时,外国经典也在北京的舞台上被赋予新的表达。5月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作品《海鸥》在曹禺剧场首演。《海鸥》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对生活、人心的描摹和揭示具有跨越时空的影响力。“把一下经典作品的脉,当中都有一种关怀和怜悯。”导演濮存昕说。这一版《海鸥》寻找着经典与当下的联结:倾倒的大树、倾覆的钢琴、满台流动的皮箱、贯穿始终的乐队……在遐想丰富的现代舞台空间里,契诃夫留给舞台的思索,继续陪伴着观众。

  ■艺术普及

  家门口也能看大戏

  艺术从不设限。精彩的演出不只存在于城市的核心地段,也可以来到观众的家门口。

  5月1日和2日,天津交响乐团由指挥家董俊杰执棒,连续两天午后登台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亮相台湖星期音乐会。

  许多观众趁着假期带孩子来感受艺术启蒙,家住通州区的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主打艺术普及、票价低廉的台湖星期音乐会越发成熟,蒋先生是这个演出品牌的资深回头客。“我的女儿正在学钢琴,所以我经常带她来听听音乐会,看看名家们都是怎样表现音乐的。”蒋先生说。

关键词:假期,旅游责任编辑:刘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