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李茂扮太子》票房突破3.3亿,自上映以来,一直和电影《反贪风暴5》相互争夺单日票房亚军的位置。虽然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但一众“开心麻花”演员的参与,让观众对这部电影有了特别的期待。而“古装喜剧”更是当下市场中少见的题材类型。
我们发现,不仅是古装喜剧稀缺,即便是古装题材的头部影片,近年来也是少之又少。回顾过去五年,头部的古装电影仅有《绣春刀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妖猫传》《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影》《诛仙1》,以及2020年底的《赤狐书生》。
影片数量不断递减的同时,票房号召力也较为贫乏。虽有《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票房在6亿徘徊的影片,但放眼同档期的其他影片,这个票房数据并不算理想。
放眼中国电影史,古装题材电影一直有着票房的绝对号召力。当年《英雄》则是以票房冠军的姿态,把中国电影市场带入新的时代。那么,为什么如今的古装题材电影,却出圈越来越难了呢?
剧作创作成关键
环看《李茂扮太子》和《赤狐书生》的评价,较多内容是针对影片剧作本身。尤其是作为喜剧的《李茂扮太子》,“尴尬”反而成为评论区的关键词。剧作创作的多问题,始终是这类影片评价的重灾区。《诛仙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是如此,即便是口碑较好的《影》和《妖猫传》,也有不少观众在映后吐槽剧作本身的问题。
剧作是任何电影都会面对的问题,而古装题材本身,在服化道方面相对现实题材,更为考究。千禧年初,《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服化道更是一度得到了海内外观众和专家的认可。但是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塑料感极强的服装,则成为了电影的槽点之一。
古装中的服化道能较强的展现电影创作的内涵。《绣春刀》系列中,导演路阳和造型团队把对明朝文化的细节,都放进了衣服,乃至配饰和兵器中,让观众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妖猫传》中,整个团队更是还原了整个盛唐时代,如诗如画的时间,也都流淌在电影画卷中。
而《李茂扮太子》中,创作者虽然模糊了故事发生的朝代,但简易的古装造型,反而让影片显得毫无文化内涵,难怪观众会诟病,这只是一场闹剧。回看过往,张艺谋凭借《英雄》打开中国电影市场古装动作电影的新大门,虽然上映之时饱受争议,但依旧成为当年票房冠军。随后《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皆是这类题材。大场面,高投入,一时间成为这类电影在当时市场上的关键词。
当然,动作始终是这类电影吸睛的关键。《绣春刀》系列和《影》都以较风格化的动作戏,赢得了口碑。可是,即便是动作导演程小东执导的《诛仙1》,其中的打戏可谓是差强人意。更不用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那段经典拉面的动作戏了。至于电影《李茂扮太子》里,简单的拳脚功夫,同样没有为电影起到帮助。
可见,在古装电影创作中,不管是剧作本身,还是常规的服化道,乃至电影中的动作戏,都成为了影响电影口碑的重要标准。
类型融合成突破
之所以《李茂扮太子》能有不错的票房成绩,很大程度上,喜剧元素类型是关键。环顾近五年的古装题材电影,除了《影》和《绣春刀》系列更纯粹的动作表达之外,其他影片多少兼顾着其他类型元素。“奇幻”是这类影片的重要标签之一。即便是陈凯歌的《妖猫传》,也用幻术的方式,让黑猫把白鹤少年的故事娓娓道来,把这种幻象拉到满分。
这种把幻术融入剧情中,再用奇观展现的,还有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当四大天王出现在大银幕上,那种震慑力已无需多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诛仙1》,本就是以奇幻故事改编而来,主要类型元素就是以此为主。
但从目前的反馈来看,这些元素的融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可是对于当下更偏爱现实主义题材的观众而言,很难从中找到共情,或也是电影很难再出圈的关键。而“半部古装电影”的《刺杀小说家》,则用现实和奇幻的国度相呼应,将故事中的父女情以奇幻投射的方式,既让观众感受到了电影造梦的魅力,也能从故事中得到共鸣,最终票房累计破10亿。
当然,《刺杀小说家》这种现实和古装奇幻融合,更多是来自电影初期的创作,它只能作为特例研究。对于创作者而言,如何做好类型融合,讲好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未来,相信仍有不少古装题材电影要和观众见面。宁浩导演的《大汉双雄》和郑保瑞的《澎湖海战》都已经官宣许久,或许未来导演们能发挥自身的优势,给观众带来惊喜,让大家重新领略古装题材电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