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县级城市影院共有4976家,占比49%,县级影院荧幕20742块,占比达到37%,这一数字充分显示了县级电影市场的集中布局,也预示着强有力的发展趋势。
从票房增速来看,虽然电影市场整体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三四五线城市票房在上半年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9.64%、28.67%、33.41%。数字的增长背后,是中国电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从电影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在2017年就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无论是电影票房还是观影人次,都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就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
在电影产业发展需要与观众增强互动的当前,中国电影无疑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切实反应观众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越来越丰富的评价体系和讨论维度,强化了电影产业从业者与电影观众的互动。
这种互动能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驱动力,也能够让中国电影市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和积极的竞争,因为观众的参与,电影有了新的评价体系,因此有利于电影发展保持正确的方向。
影院下沉持续的趋势,展示出了我国电影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断完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影院下沉将竞争带到了市场刚刚起步的三四五线城市,如何保持竞争的高效性,避免陷入规模化发展和“圈地”怪圈,就成为考验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部分三四五线城市来说,此前空白的影院市场,也需要高品质的服务与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这也成为衡量三四五线市场能否得到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支撑电影产业不断下沉的,是电影的技术创新,无论是新的制作方式还是新的行业形态,都与技术创新分不开。这些技术的应用,与受众的文化需求不谋而合,因此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看到电影市场不断向大向好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随着相关监管部门的介入,市场繁荣背后的乱象正在得到治理,无论是天价片酬、恶意炒作,还是票房造假等行为都得到了有效的管控和遏制。这些都是电影产业前期发展所走过的弯路,在政府监管不断高效介入、行业自律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电影产业的发展进入了调整期,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三四五线这些“新兴”的电影市场来说,如何避免走弯路、陷入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水平参差不齐的影院涌入这些市场,会在充实当地观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带来庞杂的问题。因此,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提升影院的品质,也成为关系到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能否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电影产业“分散”到新兴市场寻求业绩突破的现状,也表明了在一二线城市市场渐趋饱和的情况下行业竞争的迁延。数据增长的背后,应该看到电影产业发展在实现规模化之后,所面临的专业化困境。由于国内电影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因此电影市场分工的专业化始终未能实现。相较于美国后影院市场收入占到电影总收入的70%以上,我国电影产业在这方面还后继乏力。
无论是衍生品还是相关电影主题的外部产业,都未形成规模。相信,这样的问题将会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得到解决。随着电影从业者对于IP、周边衍生品版权的重视,相信后续电影产业将会出现后影院市场高速发展的局面,从而不断丰富产业链,为更多国产优秀电影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