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 电视

喜剧,如何让人笑得优雅而深沉

来源: 光明日报  
2018-10-08 09:03:16
分享:

  历时7个多月的“喜聚北京——首届全国喜剧优秀剧目展演季”近日在京收官。演出季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北京喜剧院承办。本次喜剧展演季共有15部剧目参演,演出70余场,超过25000名观众享受了这次喜剧盛宴。

  7个多月时间,演出15部剧目,就数量而言算不上多。主办方也很无奈:不是不愿意邀请更多剧目来演出,而是现在的舞台上,优秀的喜剧作品实在太少了。

  喜剧创作怎么了?喜剧的出路在哪里?9月15日,2018“喜聚北京”研讨会在京举办,各路专家共同为喜剧创作出谋划策。

  喜剧不是嬉闹,莫把抖包袱变成洒狗血

  文艺报文艺评论部副主任徐健梳理近年的喜剧创作后发现,国有文艺院团基本是缺位的,反倒是民营文艺机构对喜剧创作兴趣浓厚。比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11年推出《喜剧的忧伤》后,基本再无喜剧作品;而参加本次展演季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是国家话剧院十年前的作品。

  反观民营院团,已经成为当下喜剧创作的主力,撑起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从开心麻花到三拓旗剧社再到戏逍堂,近年来,各路民营院团不仅推出了大量颇受欢迎的喜剧作品,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参加本次喜剧展演季的作品,出自民营剧团的达到80%以上。

  与此同时,喜剧类综艺节目大热,《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跨界喜剧王》《喜剧总动员》《喜剧之王》《相声有新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目不暇接。喜剧片也成为电影市场上最卖座的一种类型,《泰囧》《美人鱼》等喜剧片一度摘得年度电影票房冠军。

  喜剧的类型多了,数量多了,可好作品却凤毛麟角。不仅如此,一些喜剧做成了闹剧,甚至成为低俗的载体。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施旭升这样总结当下喜剧创作中的不良现象:一些喜剧从业者走捷径、打快拳、争小利,往往准备不足就仓促上阵,有的喜剧作品对人的生理缺陷挖苦嘲讽,对经典人物调侃解构,有的演员依靠一惊一乍来遮掩稚嫩的表演水平,有的装疯卖傻、卖疯卖丑,有的把低俗当成有趣,把抖包袱变成洒狗血。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宋宝珍指出,除了格调问题,讽刺力度减弱也是当下喜剧创作的一大短板,创作人员似乎不愿放飞想象力的翅膀。喜剧是宽松的艺术,创作人员如果总是肌肉紧绷,心态纠结,自然很难创作出好作品。

  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著名喜剧艺术家陈佩斯曾坦言,逗人笑是件很难的事,是一个折磨自己取悦别人的过程。业界普遍认为,喜剧比悲剧难创作,行业门槛更高,对剧本创作、表演形式、呈现效果要求更严。

  不过,陈佩斯同样也说过,当你认认真真对待舞台时,谁也不敢惹你;当你对舞台有敬畏之心时,你就会得到一个善的果。这说明,喜剧创作首先需要有专业精神,需要对行业怀有敬意和热情。

  中国的喜剧起源很早,雏形可追溯到秦汉,当时的俳(即俳优),乃是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优孟衣冠”就是中国喜剧的初始阶段。到唐宋,当时流行的参军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表演,通过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引人发笑,实际上是一种以调侃诙谐为主的喜剧表演。宋代以后,这些表演形式才有了完整的情节内容,产生出戏剧意义上的喜剧。中国古典戏曲中也有着丰富的喜剧遗产,如《救风尘》、传奇《玉簪记》、传统剧目《炼印》等,都是优秀的喜剧作品。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的喜剧创作出现种种问题,跟业界忽视传统有很大关系。比如,一些创作者传统没继承好,倒先搞起了“创新”:舞台喜剧从影视剧中找寻笑料,影视剧创作从网上搜集段子,其结果是故事俗套,结构涣散,表演套路化,有时候观众虽然笑了,但笑料却没多少营养。徐健指出,喜剧创作要搞好,“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好好研究我们的喜剧创作传统,并从中汲取营养”。

  笑中有泪的才是好喜剧,要笑声更要品位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周靖波看来,喜剧感的产生在于视角的落差,而不在于有多少笑料。如果单纯为了逗笑,最多只能算是笑话或嬉闹。《新剧本》执行主编林蔚然说,一部好的喜剧,往往是笑中有泪的。创作者将生活之重举重若轻地消解掉,以笑的方式体现在舞台上,就会产生优秀的喜剧之作。

  参加本届喜剧展演季的《南门客栈》,讲述的是伪满洲国时期,东北黑土地上的一群小人物在生死存亡时刻的内心抉择。选择用喜剧的方式表现这一悲怆的主题,《南门客栈》导演陈晓峰也曾犹豫过,但这种喜剧的方式,却让观众从不同角度去回顾了那一段历史,在笑声中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观看过该剧的宋宝珍认为,这种把底层生活用喜剧表现,同时嵌入时代背景的创作方法,让作品不仅有风度而且有厚度,是值得借鉴的喜剧创作方法。

  施旭升说,经得住反复品味的喜剧才算得上精品,即作品要有智慧、有情趣、有格调、有情怀,能够引发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并且笑得优雅而深刻。不过,精品喜剧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创作者和评论家共同完成。当前的喜剧创作以民营院团为主,当作品卖座了,让观众笑了,创作者也便自认为成功了。有了观众作挡箭牌,评论家的文艺批评往往很难对创作产生作用。久而久之,评论和创作有如两条平行线,互不作用于对方,导致很多喜剧创作一直在艺术低位运行。一位法国哲学家说过,笑需要一种回声。对于喜剧创作而言,这种回声更是意义非凡。

关键词:电视,喜剧责任编辑: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