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频道 > 八卦热点排行榜

收视低 引差评 “日产抗战剧”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存在?

来源: 长城娱乐综合  次菁菁
2015-08-27 11:14:34
分享:

  导语:近日,日本TBS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红十字~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在中国国内网络上引发热议,有媒体和网民将这部时长约4个小时的剧集称为日产的“抗日剧”。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日本战败70周年,日本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反战电视剧和纪录片,这是其中一部。日本拍出来的“抗日剧”会是什么样子?日本民众又怎么看?

  电视剧《红十字~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剧照

  剧中,已经加入中国军队的女主角和中国战友一起庆祝新中国的成立

  女主角跟随日军来到中国,亲眼目睹日本军人残害中国民众

  女主角收到红色的入伍通知单时,怀抱着博爱的理想,希望能救助所有需要救助的人。

  剧情罕见

  日军女护士穿上八路军装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包括TBS在内的日本各大电视台都特别制作反战题材特别节目。

  朝日电视台出品的以战争为背景的“纯爱故事”《与妻共飞的特攻兵》,根据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后,一起乘坐特攻战斗机的特攻兵少尉和妻子的真实故事改编。这部剧由当红女星堀北真希出演,与此前许多日本的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一样,强调日本作为“战争受害者”的一面。

  与之相比,日本TBS电视台制作的《红十字~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也讲述了一个“不幸”的战争故事。但全剧虽然没有提到“侵略”字眼,剧中台词却直面了这样的事实:“战时关东军对中国人进行了残忍行为”。该片以二战为背景,把故事舞台搬到了东北三省。

  日本知名女演员松岛菜菜子饰演的女主角,身份是日本红十字会护士,收到一封红色的入伍通知单后前往东北,怀抱着博爱和南丁格尔般的理想,希望能救助所有需要救助的人。在目睹中国人被日本军官砍杀,经历丈夫战死和儿子失踪等人生变故后,她和众多在华日本人一起成为八路军的一员。

  剧中演员们都穿上了八路军的军装,也有读毛泽东选集的镜头。这样的剧情,在以往的日剧中几乎都无先例。

  此外,剧中主要的一些中国人角色都由日本人扮演,和国内很多抗战剧一样,演员们都亲自上阵,自己来说中文没有另外配音。

  负责该片企划的TBS电视台制作人濑户口克阳表示,“讲述大时代话题的时候,对小人物的细致描写很重要”。剧中通过一些细节描写了女主角与中国人的和平融洽关系,比如小时候女主角落水时中国人曾救过她,女主角冒着被日本军官发现的危险救助受伤的中国人等。

  关键词A:不受待见

  ——本国收视平平国外不以为然

  《红十字》的故事时空从抗日战争跨越到朝鲜战争,颇为曲折:一名日本年轻女性因为参加红十字会来到了当时的中国东北地区(日称“满洲国”),历经变故逐渐从一个日本陆军医院护士转变成了八路军的一员,后来她发现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看剧情梗概,会不会感觉这位编剧是我国主旋律抗日剧的粉丝?

  事实上,《红十字》还真不算是瞎编,历史上确实有“日本八路”的存在,中国政府把这些国际援华友人逐一收录在了抗战英烈名录中。此外,这部剧的班底段位也一点都不低:导演福泽克雄曾执导过大热一时的《半泽直树》,女主角则是中国70、80后再熟悉不过的松岛菜菜子老师,此外还有诸如高梨临、西岛秀俊、笑福亭鹤瓶等新老实力派演员加盟。

  但是,即便有诸多大咖坐镇,《红十字》仍难获得日本观众的青睐。该剧在8月1日开播当天的收视率仅为8.2%,次日第二集为10.7%,和同期热播剧相比毫无优势可言。而同样是松岛菜菜子主演的《家政妇三田》(2011年播出)当年的收视率高达40%。不少日媒因此讥讽松岛菜菜子“过了保质期”,似乎并没考虑一代偶像出演女共产党的自我突破有多大。

  8月中旬,日本朝日电视台又推出了一部名为《与妻共飞的特攻兵》的反战纪念剧集,由人气演员堀北真希主演,但首播收视同样未达预期,仅为9.6%。

  日本观众对有关那段历史的故事显然并不买账,那中国观众又是什么态度?记者在豆瓣看到,网友评论几乎都是批评:“如果不知道那段历史,还真以为日本人有多善良呢”、“对自己的残忍行径一句台词带过,各种扮小白兔装可怜”、“水准还不如近几年的国产剧,那些伪善、低端黑、日满一家亲的过往、典型日剧女主刚把跌语气的对白、直至剧末都未对侵略进行真正彻悟的种种,全都让我反胃”……

  不管《红十字》的立意有多高,“日产抗战剧”如今确实面临着“里外不讨好”的尴尬窘境。

  关键词B:主打温情

  ——中日百姓友好他们也是受害者

  在日本为数不多的反映中日战争的电视剧中,以满洲地区为主题的作品占了大多数。《红十字》的故事发生地也是在东北山村,女主人公与开拓团中的日本人结婚生子,却放弃了回国机会,参加了中共军队。剧中的反面角色全都是日本或苏联人,涉及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是医者救死扶伤不分敌我,就是日本开拓团与中国老百姓友好相处。

  与《红十字》中“开拓团”的背景重叠,由日本NHK电视台2012年制作播出的《开拓者们》描写了当时在“满洲国”实行移民计划的日本人艰难扎根、之后又被卷入战争的故事,该剧没有刻意回避日军的暴行,剧情催泪,在中日均赢得了一定口碑。

  早在1995年,NHK还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了一部《大地之子》,该剧讲述遗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战争孤儿陆一心在中国成长的经历,剧中用大量篇章描述陆一心对身份认知的迷惘,对中国人则均作出了善良淳朴的刻画。

  《红十字》中有个情节颇能代表此类日剧的反战逻辑——那就是我们日本人也深受其害。剧中讲到苏联军队撤退后,八路军接管了女主角所在的医院。但由于之前该医院的伤员和妇女惨遭苏军蹂躏,大家都担心再次遭到伤害,纷纷躲在地下室准备自杀。这时,一位军队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制止了她们,说:“别侮辱我们好不好,我们是共产党,我们打仗是为了解放全中国,我们打仗靠的不是暴力,是理念。我们的使命,是给世界带来和平,共产党是解救全人类的部队,不会伤害你们,因为你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关键词C:深度不再

  ——含糊处理历史问题态度不如50年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曾诞生过一批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影视作品。代表作有日本电影巨匠小林正树拍摄的《做人的条件》6部曲、《战争与人》3部曲、以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为主角的《激荡的昭和史-军阀》、揭露731部队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实验的《帝银事件》等。

  这些作品直面日本侵略部队的凶残以及在亚洲犯下的罪行,深刻揭示了战争泯灭人性的原因,其中多是根据参与侵华战争的老兵回忆录或战殁者手记拍摄,也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详实的表现。如《战争与人》涉及了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描绘了日军在朝鲜和中国台湾、南京、华北地区的大屠杀,不乏日军残杀手无寸铁的村民、用共产党战俘练习刺刀等血淋淋的镜头,充满忏悔之意。

  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日本描绘二战历史、尤其是中日战争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少,即便有,也多是从历史名人的角度打造的传奇故事,当代日本创作者对待历史问题显得畏首畏尾。

  日本朝日电视台2003年成立45周年的特备作品《溥杰与王妃》对“七七事件”是这样介绍的:在不知哪一方开了第一枪的情况下暴发了军事冲突。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了许多中国观众的不满,该剧在香港播出时,不少观众写信抗议,认为剧中这个情节“篡改历史”。2008年的《川岛芳子》,同样只提到当天中日双方发生的军事冲突导致战争全面扩大化,再无细究。

  东京电视台2007年推出的《李香兰》在制作水准上很高,但却全面规避了对战争问题的探讨,只字不提日本的殖民文化政策,将日本传奇歌星李香兰的悲剧用“只有怪这个乱世了”这种含糊其词的表达来总结。

  民众热议

  “应该反思夺走人类爱与尊严的那场战争”

  该剧同时也是TBS电视台60周年台庆剧,阵容豪华。女主角松岛菜菜子有收视率女王之称,曾出演过经典日剧《麻辣教师》《家政妇三田》;导演为“现象级”电视剧《半泽直树》的导演福泽克雄。

  虽然与华丽的阵容相比,该剧收视率并不太高,在8月1日、2日的黄金档时间分成两次播出时,收视率第一天是8.2%,第二天是10.7%。

  不过,这部电视剧在日本依旧赢得一定的关注。日本观众通过社交媒体表达看法。仅电视剧官网下的留言就近千条,记者翻阅发现,最小的观众才12岁。一名14岁的男孩留言称,“看了这部剧,我觉得应该反思这个夺走了人类尊严、骄傲和爱的战争。”

  另一名中学生也在留言中写下了观后感:“以前不怎么看战争类的电影,今年因为是战后70年,是一个重大的节点,所以也决定看一看。现在许多人完全不知道(这场)战争,就那么活着,看完这部剧,虽然并不是了解了所有的历史,但是至少了解到,和平是多么重要。”

  一位64岁的女性提到,自己父母也曾在东北三省,“如今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挺多的,但很久没有这么感动过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个电视剧。”

  趋势前瞻

  日本反战新剧面向年轻观众群

  根据读卖新闻的统计,日本5大民间电视台从7月中旬至8月15日日本战败日这段时间播出了至少12部有关战争的节目。NHK也制作了一系列“战后70年”的特别节目,其中包括《~从军护士战地记录~》等女性角度的纪录片。近期日本还上映了几部战争题材的电影。

  日本的媒体关注了今年的“反战剧潮”。

  富士电视台让5名年轻的人气演员与日本老兵对话,并制作成纪录片,该片旨在“讲述教科书和历史书外的战争现实”。

  日本电视台则播放了描述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悲惨状况的纪录片。此外,日本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制作了与当地相关的节目。

  往年临近“战败日”,日本各大电视台都会制作此类节目,《每日新闻》称今年这类节目的播放时间更长,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起用了很多当红偶像明星,节目的年龄层更多的定位为年轻人。

  日本专栏作家松野大介认为,各电视台纷纷推出“战后70年特别节目”,可能与安倍政府修改安保法案有关。安倍政府强行通过安保法案修改,引发多次的抗议游行,反对者认为,这一“战争法案”的最终通过,意味着日本的年轻一代将再次被卷入战争。或许像这位作家所认为的,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今后通过这种接地气方式传达反战信息的节目可能还会更多。

  (内容来自腾讯娱乐、新京报)

关键词:抗日剧,反思战争,日产抗日剧责任编辑:次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