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 戏梦人生一百年
100岁:长命之道是养生 在私人生活当中,邵逸夫非常注重养生,气功练得很厉害。和他同时代的人都故去了,只有邵逸夫真正长命百岁。 一位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多年前曾经采访过邵逸夫,并记录下了他的日常生活。“他每天都是6点起床,吃少量面条、喝茶,练一会儿气功,穿戴齐整,阅读一两个剧本,然后坐上他的坐骑——劳斯莱斯到办公室去,这种车子他有两部。司机绕着清水湾下行,从家里只要开5分钟。邵逸夫8点到达办公室。他会在9点15分之前巡视一通摄影棚,坐在6-7个座位的影厅开始看之前拍摄的电影样片,还有竞争对手的电影,再审阅一些剧本。然后,邵逸夫会找他的助手邹文怀协商工作事宜,他通常会在拍摄现场向编剧、导演和演员提建议。午餐邵逸夫吃得比较简单,在小屋里享用,然后午睡半小时,回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黄昏,午夜时分才回家休息。他的作息习惯就这样周而复始,除了周日。周日下午,他要选择上海风格的澡堂,舒服地泡上2个钟头。” 在私人生活当中,邵逸夫非常注重养生,气功练得很厉害,他曾经劝手下的导演李翰祥、张彻等人练,但是他们都不能够坚持。和他同时代的人都故去了,只有邵逸夫真正长命百岁。除此之外,他喜欢听刘家昌的歌,欣赏自己收藏的劳斯莱斯汽车、油画、翡翠,当然,还有最新的电影。 帝国:“邵氏”成为港片代名词 邵逸夫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一个富商家庭。其父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六老板”。邵逸夫后来赴上海就读于美国人开办的基督教青年会,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文。 19岁时,邵逸夫南下新加坡协助哥哥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与电影业结下不解之缘。30年代初始,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后来发展成为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一共拥有110多家电影院、9家游乐场的大型公司,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 “邵氏兄弟从黑泽明成功的例子中取经,进而建立了东方电影武侠片类型……邵氏兄弟公司创造了一个家族式电影风格,像好莱坞的米高梅,有时电影风格并不是来自于一些个体创作单位,而是一个电影家族企业。邵逸夫像美国的制片人罗杰·柯曼,他既强调经济利益又不牺牲风格。”英国电影评论家马克·卡曾斯在他的新书中评论说。 邵逸夫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影片的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在早期,我天天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 年轻时,邵逸夫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我根本没有时间生病”。新加坡媒体评论说:“邵氏兄弟公司的成功,从很大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神话故事。兄弟三人的发迹,显示了邵逸夫在生意场上绝顶的聪明和艰苦的努力。” 临近60年代,邵逸夫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的“东方好莱坞”。60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市场,曾拍摄过1000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据说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其中《江山美人》、《貂蝉》、《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反响,倾倒无数观众。 邵逸夫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以及成立实验剧团,邵氏公司出品的明星,包括:李丽华、凌波、王羽、狄龙、郑佩佩等,及其大导演李翰祥、张彻,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四届影后林黛。《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港台上映时“完全疯狂”,掀起黄梅调狂热;而《天下第一拳》更掀起功夫片新狂潮,发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我的事业,一切都是猜谜游戏。你不得不参与其中,观察观众的反应,然后进行推测。我喜欢坐在观众中间,尤其是在香港,人们不停地评论着,娱乐是一种服务行业。在香港,人们拼命赚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所以让他们保持开心就成为一种挑战。”甚为低调的邵逸夫对媒体说。
|
关键词:邵逸夫 |